清城區社區學院章程
根據清城區委、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廣東省社區教育實驗區的決定精神,圍繞清城區建設生活品質“廣清同城化”的發展戰略,為把清城區社區學院建成區內龍頭的終身教育和學習型城區的基礎平臺,特制定章程如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學院名稱。學校全稱為“清遠市清城區社區學院”,以下簡稱“學院”。
第二條 學院性質。清城社區學院是依托清遠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整合全區所有高等教育資源,并拓展教育培訓和社區教育功能而舉辦一所由清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并管理,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于一體,為清城區經濟文化建設和提高清城區居民綜合素質及生活品質服務的地方性高等教育辦學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和城鎮居民社區教育服務機構。
第三條 學院宗旨。學院的基本宗旨是:服務清城區社會經濟發展,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育內容,為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推進學習型清城建設作出貢獻。
第四條 學院堅持以下辦學原則:
(一)開放性原則。學院面向全體清城區城鄉居民,凡有學習愿望和學習能力的社區成員,不受年齡、性別、學歷等限制,都可以成為學院的服務對象。
(二)靈活性原則。社區教育根據社區居民的需要,靈活安排課程和教學時間,實行靈活的、相對彈性的教學。
(三)實用性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滿足社區居民實際需要為原則,講求實效。
(四)共享性原則。按照資源共享原則,充分利用豐富的社區教育資源辦學,全面實現資源共享。
(五)公益性原則。分院不以營利為目的,由街道、社區為主導,社會積極支持參與。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其職能
第五條 學院接受清城區社區教育委員會的領導下,在清城區社區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和區教育局的指導下開展開展工作。
第六條 學院與工貿學校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運行機制,建立院長領導下的副院長分工負責制。
(一)院長職責
1、全面負責學院的總體工作,向區社區教育委員報告工作。
2、抓好學院的各項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
3、召集學院辦公會議。
4、負責區社區教育專項經費的使用,并負責向上級主管進行報告。
(二)副院長
1、常務副院長。主持社區學院日常工作;負責工貿學校與社區學院的協調與統籌。
2、教育副院長。負責社區學院的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招生、教育教學組織,協調鎮街分院、社區教育中心的教育培訓工作。
第七條 學院下設四個職能部門,分別是社區教育部、培訓部、繼續教育部和青少年校外教育部。其職能如下:
(一)社區教育部。
1、組織開展關清城區社區教育工作的調研,為上級部門領導提供相關的決策服務;負責社區教育有關政策文件的起草;負責清城區和社區學院的規劃、計劃制定、工作總結。
2、與有關部門、鄉鎮、街道、社區等的聯絡、溝通工作,指導這些單位、部門開展社區教育活動;負責重大社區教育活動的策劃、組織;負責對鎮街社區教育工作進行考核評估。
3、承擔清城區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業務指導、考核評估和總結宣傳。
4、承擔全區有關社區教育的研究,指導各鎮街開展社區教育項目的開發、實施與管理。
5、承擔清城區社區教育的信息管理,負責做好社區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各類社區教育信息;負責清城區社區教育檔案的管理。
6、承擔全區社區教育的宣傳和推廣;辦好“ 清城社區教育網 ” 。
7、承擔對外交流、來訪接待等工作。
8、其他有關工作。
(二)培訓部。
1、各類培訓項目的調查研究和相關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制訂出年度培訓項目計劃。
2、各類培訓項目的聯絡、協調 和實施工作。
3、培訓項目各類資料的起草、修改工作。
4、培訓項目的宣傳、組織工作。
5、制定教學計劃、安排課程教師、組織教材。
6、安排各類考證培訓班的考試事宜。
7、處理各類文件、培訓名冊、內容 的 歸檔、保管工作。
8、完成校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繼續教育部。
1、負責“陽光工程”的組織實施, 開展失土農民素質的培訓;統籌并指導各分院培訓的組織協調和計劃的制訂,負責教材的征訂,教師的聘用。
2、在職碩士的招生教育工作。
3、負責遠程教育招生工作和遠程教育的組織與管理。
4、統籌鎮街分院、社區教育中心的學歷教育,規范教育、教學行為。
5、負責與各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辦學。
6、處理各類文件、培訓名冊、內容 的 歸檔、保管工作。
7、完成校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青少年校外教育部。
1、負責全區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的計劃制定、工作總結。
2、統籌、指導全區鎮街社區教育中心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
3、負責與區內其他青少年教育機構的協調工作。
4、與區“關工委”聯合辦好中小學生假日學校。
5、其他有關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
第八條 學院建立辦公會議制度。由院長召集副院長、部門主任、分院院長研究有關學院發展規劃、年度計劃、重大活動安排等事宜;辦公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如有需要可由院長提議召開臨時辦公會議或緊急會議。
第四章 教育培訓
第九條 學歷教育。依托清遠工貿學校的教育資源,組織開展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根據不同人群的需要豐富教育類型和教育層次。
(一)電大類。主要是開放教育和成人業余教育。
(二)函授類。與普通高校合作,建立成教分院或教學點,組織成人函授教育。
(三)遠程教育類。建立清城區現代遠程教育中心,建立國內主要高校遠程教育教學點,組織開展遠程學歷教育。
(四)在職碩士學位。建立普通高校攻讀在職人員碩士研究生教學點,開展高層次學歷教育,滿足較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的教育需求。
第十條 非學歷培訓。社區學院培訓部負責非學歷培訓的管理部門,是學院培訓工作的組織和管理機構,對培訓工作具有組織實施、質量管理的職能,具體負責學院培訓調研和規劃,培訓計劃的制定,負責培訓需求調研、培訓市場開發和培訓(項目)班(以下簡稱培訓班)的具體組織和管理等工作。
第十一條 學院從實際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
(一)專業培訓班。著重于技能操作型等知識和技能的教育;
(二)專題講座。側重于專題系列型知識和信息的傳授和教育;
(三)專題報告。側重于經驗研究型的信息傳播和知識傳授.;
(四)文化沙龍。組織開展文化交流、學術研討等活動;
(五)實踐活動。組織參觀訪問、社會調查、文化下鄉、科技下鄉等實踐活動。
第十二條 學院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靈活安排授課時間,實行彈性的教學。
第十三條 學院服務對象為清城區所有常住人口。服務對象不受年齡、文化程度等限制,只發有學習愿望、 能按時上課學習的,就可以成為社區學院的學員和服務對象。
第五章 師資隊伍
(一)社區教育專職管理人員是指教育行政部門、社區教育機構和鎮(街)專門從事社區教育行政管理的干部和行政人員,也包括社區教育的研究人員。學院通過專職人員分工考核和專業培訓等手段對專職人員進行管理,提高專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業務能力。
(二)社區教育教師 社區教育教師是指承擔社區教育培訓和教學任務的教學工作者。既包括在社區教育機構從事教學工作的專職教師;也包括由社區教育機構聘請的中小學、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和離退休人員組織的,承擔社區教育培訓和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學院通過建立“清城社區學院社區教育師資庫”對社區教育教師進行管理。
(三) 社區教育志愿者 社區教育志愿者是指通過公開招募,自愿為社區教育工作進行義務工作的,由社區教育管理部門培訓并經過注冊的社會人士。清城社區學院的志愿者主要由學歷教育學員擔任,學院委托清遠工貿學校學生處和團委進行管理。
第六章 經費來源
第十四條 社區學院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區財政的專項經費和學院自主辦學的創收;同時還包括社會捐助、部門支持等。
第十五條 財政撥付的社區教育專項經費,實行?顚S、專項審計。
第十六條 社區學院經費使用應遵守財務紀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收支兩條線管理,規范收費紀律,按照許可項目及標準收費,做到依法憑證收費。
第十七條 學院應制定相關的社區教育經費使用管理辦法,規范經費使用,做到開支合理,帳目清楚。
第十八條 加強學院財產管理,所有財產都應建立登記制定,嚴格控制財產報損。
第七章 附則
第十九條 學院根據本章程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
第二十條 本章程由清城區社區教育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